校内各单位:
2024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(下称电子科技奖)提名推荐工作已启动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奖项设置
电子科技奖设立人物奖2项:创新成就奖、青年科学家奖;成果奖3项:自然科学奖、技术发明奖、科技进步奖,共5个奖种。
(一)人物奖
1.创新成就奖
不分等级。每年奖励不超过10个,包括个人和团队。其中保留至少1个名额用于奖励科学普及工作的个人和团队。
2.青年科学家奖
不分等级。每年奖励不超过30人。其中女性应不少于10%。
(二)成果奖
指自然科学奖、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等3个奖种。各奖种分别设一等、二等、三等3个奖励等级。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对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推动作用,或取得特别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,可视情况评为特等奖。
获评一等奖及以上的获奖项目,在符合《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》的要求下,学会将择优提名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。
二、提名推荐要求
(一)创新成就奖
包括个人和团队。被提名个人/团队带头人,应为中国电子学会会员。被提名个人/团队应是近10年在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中有重大发现,完成重大影响成果,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取得重大突破,或在科学普及事业中有重大贡献,显著推动了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,取得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,并坚持在一线从事科学研究、技术研发或科学普及工作的个人和团队。
(二)青年科学家奖
应为中国电子学会会员。被提名人应在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中取得重要发现,或在推动相关学科发展,或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取得创新性突破,或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。
男性43岁及以下(1981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),女性45岁及以下(1979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)。
(三)成果奖
1.提名推荐自然科学奖的项目,所提供的代表性论文(专著)应当于2022年6月30日前公开发表(包括在线发表);提名推荐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的项目,应当在2022年6月30日前得到整体应用。
2.列入国家或省部级计划、基金支持的项目,应当在项目整体验收通过后提名推荐。
3.已获得国家科技奖,或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及国务院所属部门设立的科技奖,或社会力量(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的)设立的科技奖,获奖成果主要技术内容,不得再次用于参评中国电子学会科技奖。
4.同一人、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成果奖奖项的完成人。
(四)下列科技成果,或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个人、集体,不得被提名或者授予电子科技奖。
1.危害国家安全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、危害人体健康、违反伦理道德的。
2.涉密项目以及其他不宜公开的成果。
3.存在知识产权归属及完成单位、完成人争议的成果。
4.有科研不端行为,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禁止参与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的。
三、提名推荐途径
我校具备推荐资格,另有其他提名推荐渠道,请登录学会官网查看http://etst.cie.org.cn。
四、提名推荐书填报要求
(一)在线填报
有意申报教师请填写申请表(附件1),于2024年7月1日16:00前发送至kjckx@jlu.edu.cn,工作人员收到邮件后发送系统账号,逾期不予受理。
1.登录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评价服务平台http://etst.cie.org.cn,点击“科技奖申报”模块在线填写申报书。系统操作手册可在用户登录页面下载。
2.系统开放时间:2024年6月14日9:00至8月26日17:00。
(二)纸质材料寄送
1.纸质材料包括主件和附件。主件应从奖励系统中生成并打印(单双面不限,纸张规格A4,包含“中国电子学会”水印)。附件不需从奖励系统中下载打印,根据填报说明提交。
2.主件和附件应合订,竖向左侧装订或胶装。主件以“一、项目基本情况”作为首页,按要求签字盖章,不要另加封面。原件1套报送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。
3.未按要求装订和打印的材料不予受理。
4.以上材料请于2024年8月28日16:00前报送至鼎新楼A514,,逾期不予受理。
五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李红旭 张庆余 刘晟池
电 话:85168632 85168105
邮 箱:kjckx@jlu.edu.cn
科研院
2024年6月5日